走進台灣第一家資訊廢棄物處理廠 – 專訪綠電再生
回收法醫
2020/03/25

 

不知您是否想過,當你丟了不要的3C産品,最後它們會去哪裡?

芒菓丹的回收法醫第二季的第二集,帶大家走訪位於桃園楊梅的綠電再生股份有限公司資訊廠,透過徐睦賢廠長的介紹,帶我們一探究竟!

 

一、響應「生產者自己製造,自己回收」

「自己生產的產品,製造商須負起收回的責任!」這句,不單只是口號而已! 在1997年 12 間家電製造業者,以製造者責任之延伸共同創立了綠電再生總公司,草創初期以家電回收為主,資訊為輔;直至2013年後再設專職的資訊廠,在資訊產品在生命周期結束時,將其中可再用的資源,回收再利用,綠電再生資訊廠也是台灣第一家專職處理資訊廢棄物的處理廠。

資訊廢棄物大宗例如:主機、液晶螢幕、列表機、硬碟 (羅列圖片)

 

圖片來源:LG、華碩、EPSON

 

二、資訊真的生黃金? 處理廠的酸甜苦

資訊種類百百種,究竟處理廠又是如何拆解、回收呢?針對這點徐廠長也解釋,他們是採用人工拆解,為的就是能夠符合綠電再生創立的宗旨-希望廢物品要維持最好的再生比例,讓再生料夠獲得更好的再利用率!

人工拆解即便辛苦,卻也有有趣的地方,像是在拆解主機或列表機的過程中,常常可以找到私房錢、黃金項鍊甚至到金條都有。可惜的是,同時還是會找到一些生活垃圾藏至其中,進而造成拆解上的不便!

 

三、資訊日新月異 政策將是阻力還是助力?

除了拆解處理的過程辛苦,有時還面臨不少新的挑戰-市面上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!

綠電再生認為稽核認證手冊上所認證物品,應該可以再更加彈性!例如:手機結合平板的新產品,因為沒有被列到手冊上,最終無法進場做再利用的處理。但如果能線上查到它是有繳交補貼費的,是否就能彈性一點認列認證物品呢!因為目前這些規定和草案,常常一兩年才修改一次;但科技產品卻是月月、年年推陳出新!

最終導致民眾不理解為什麼不能回收!而回收處理廠收了又無法處理!造成相當矛盾的狀況!

最後這些資源,就很有可能無法再利用,進而轉往下游則是掩埋及焚燒。而台灣就這麼小了,這些環境成本,最後也是全民承擔。

 

四、城市礦產再進化!100%再利用、0%廢棄產出物

「因為台灣的資源有限,若能藉由這些城市礦產的產出物,再回到製造商使用,對未來一定也會有很大的幫忙!」

也因為產出廢棄物的委託處理費越來越高,激發了綠電再創新的想法-成立新創事業部門,希望讓這些原本要被丟的產出物,可以研發再利用,從產品設計開始就思考回收再利用的流程,讓每一樣物品都可以100%再利用,0%廢棄!

 

 

芒菓丹之友累積認養
再生資源
10654.56KG
約減少石油
5073.6L
約減少鋁礦
5919.2KG
芒菓丹之友累積減少
碳排放量
23814.21KG
相當於減少垃圾
11415.6KG